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

首頁 > 生活資訊

多大的雨是暴雨?為何大暴雨經常下在“局地”?
2024年08月08日 10:16 人民日報

  多大的雨是暴雨?為何大暴雨經常下在“局地”?

  科學認識汛期氣象預報(防汛避險應知曉)

  本報記者 李紅梅

  最近,中央氣象臺連連發(fā)布暴雨預警,多地迎來頻繁的強降雨天氣。很多人對此有一些疑問,比如多大的雨是暴雨?預報的降雨有時為何覺得沒那么大?為何大暴雨經常下在“局地”?記者采訪了專家。

  暴雨、大暴雨究竟有多大?

  在天氣預報中,經常能看到關于暴雨的描述。國家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張峰介紹,暴雨通常是指降雨強度比較大的降雨,氣象上,按照降雨量等級劃分標準,將24小時降雨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降雨稱為暴雨。進一步細分,24小時降雨量為50—99.9毫米的為暴雨、100—249.9毫米的為大暴雨、250毫米以上的為特大暴雨。

  “暴雨天氣并不一定是主觀感受上的‘狂風暴雨’,在我們的生活中,有時會遇到降雨強度特別強但持續(xù)時間較短的短時強降雨,或者主觀感受降雨強度不大但持續(xù)時間特別長的降雨,其實以上兩種情況,只要達到了24小時內累計降雨量超過50毫米的標準,都屬于暴雨天氣!睆埛逭f。

  在出現(xiàn)暴雨天氣時,當?shù)貧庀蟛块T會發(fā)布相應等級的暴雨預警信號,公眾要密切關注暴雨預警信號的相關信息及對應的防御指南。

  強降雨發(fā)生時,盡量避免外出;如果已經外出,行人應避開橋下尤其是下凹式立交橋,避開涵洞等低洼地區(qū),切勿在高樓、廣告牌下躲雨或停留;在積水中行走時,要注意觀察路面情況;在山區(qū)要防范山洪,避免渡河,不要沿河床行走,注意山體滑坡、滾石、泥石流;如發(fā)現(xiàn)高壓線鐵塔傾倒、電線低垂或斷折,要遠離避險,不可觸摸或接近;駕駛人員要及時了解交通信息和前方路況,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,應盡量繞行,避免強行通過,如果雨勢過強,駕駛人員應暫停行駛,將車?吭诘貏葺^高處或安全位置,人員到高處躲避;危險地帶人員和危房居民應轉移到安全場所避雨。

  為何降雨實際落區(qū)會與預報有所差異?

  預報的降雨有時為何覺得沒那么大?降雨實際落區(qū)有些時候與天氣預報會有所差異。

  張峰解釋:“這首先要了解天氣預報是怎么制作出來的。”目前的天氣預報產品主要是預報員在數(shù)值天氣預報結果的基礎上,借助人工智能應用、智能數(shù)字產品等新技術,并根據自身掌握的天氣學理論和積累的預報經驗分析制作而成。數(shù)值天氣預報是以氣象觀測資料為初值條件,通過巨型計算機對模擬全球大氣運動的極其復雜的預報模式進行數(shù)值計算,進而預測未來一定時段內的大氣運動狀態(tài)。

  由于大氣系統(tǒng)的混沌特征、科學認知的局限性、誤差的累積效應以及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(fā)等原因,對天氣的預報不可能做到完全準確。

  此外,氣象預報結論是基于整個降雨過程做出的,是對累計降雨量的預報。但一次降雨過程會有一定的階段性,不同的時段會有差異,因而降雨的落區(qū)和強度隨時間會出現(xiàn)時強時弱的特征,所以不同時段的降雨給人的感覺不同。降雨過程還存在分布不均的現(xiàn)象,一個城市里,存在某些區(qū)域降雨較少,而另一些區(qū)域降雨更明顯的現(xiàn)象,使得部分地區(qū)的人們感覺到實際降雨強度與預報存在差異。

  為何大暴雨經常下在“局地”?

  天氣預報里經常出現(xiàn)“局地大暴雨”的表述,“局地”到底是哪兒?

  張峰介紹:“其實,‘局地’在天氣預報中并不是一個確定的地點,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預報的不確定性,常常與雷暴大風、冰雹、短時強降雨、龍卷等強對流天氣聯(lián)系在一起!边@些強對流天氣多由中小尺度系統(tǒng)產生,生命史短、消亡速度快,在空間尺度上,一般水平范圍大約在十幾公里至二三百公里,有的甚至只有幾十米。

  以目前的預報能力,很多天氣過程只能提前預報強對流天氣可能出現(xiàn)的范圍,還不能提前預知其發(fā)生的準確位置。因此,天氣預報經常使用“局地”來描述。當大暴雨出現(xiàn)的范圍較大,預報的確定性較高時,則不會使用“局地”,而是代之以具體的預報地點描述。

  自2014年起,中國氣象局基于數(shù)值天氣預報、大數(shù)據、人工智能、云計算等技術,推動氣象預報從傳統(tǒng)站點預報升級為0—30天無縫隙、覆蓋全球、三維空間、智能數(shù)字化的新型天氣預報業(yè)務。目前已經可以制作全球任意時間和地點的0—30天常規(guī)天氣預報以及發(fā)布未來兩周時效內的國內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產品。隨著科技進步,觀測預報能力會不斷提高,預報將更加精準,“局地”將會變得越來越少。

責任編輯:王雨蜻

友情鏈接: 中國政府網 陜西省人民政府 陜西省委統(tǒng)戰(zhàn)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央電視臺 央廣網 群眾新聞網 西部網 西安日報 華商網 西西新聞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3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